物流信息化的直接結果是信息流動的加快、信息流動的及時準確,而信息的迅速流動直接關系到物流的工作流程的平衡。例如,對一個廠商來說,要想實現快速的交付,可能采取兩種方法,一是在當地的銷售辦事處積累一周的訂單,將其郵寄到地區辦事處,在批量的基礎上處理訂單,把訂單分配給配送倉庫,然后通過航空進行裝運;
二是通過速度較慢的水上運輸,兩者相比,顯然前者沒有多大的意義,而后者可能實現在較低總成本下甚至更快的全面交付,由此可見,物流信息化關鍵的目標是要平衡物流系統各個組成部分,這也決定了我們必須對物流流程進行重組。比如,沃爾瑪與供貨商合作,建立快速補貨體系。
我們知道,常規的零售商與供貨商的業務流程一般如下:零售商進行銷售——發現商品庫存快到最低點——向供貨商要貨——供貨商發貨——零售商入庫——進行銷售,這是最常見的方式。但沃爾瑪卻采取了另一種方式,是在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基礎上進行的。沃爾瑪對于某供貨商每天的銷售數據,不僅要發到自己的總部,同時通過“RETAILLINK”軟件包,利用互聯網,發送到供貨商的計算機系統內。
這樣,供貨商對其商品銷售的數據不再是1個月后才能知道。由此也可以看出,物流信息化必然要求進行物流流程重組。但是對物流流程的重組并不是對原有物流系統的全盤否定,而是使物流系統再升華,使物流更加合理化、高效化、現代化,使物流時間、空間范圍更加擴展。